他们正好是躲在国师塔旁的祭祀台附近避雪,距离皇宫有一段距离,宋尧旭又特地没让崔良跟来。
以他现在的体力,等把祁子臻背回去恐怕就已经来不及了。
宋尧旭面上着急,虽然忌惮太子与国师之间不得有太多交流的规则,但还是咬牙跑到国师塔下敲门,找国师求助。
来回应他的人是一个不知道从哪里突然窜出来的守卫。
那守卫见他背着的小孩好像情况确实很不好的样子,想了想还是说:“放人这件事情我不能做主,请殿下允许我先上去请示国师大人。”
“好,麻烦了。”宋尧旭点点头,又在守卫的示意下稍微往里走一些,背着祁子臻在国师塔下暂时挡挡风。
之后他没等多久,就等到了亲自下来的国师宁清卫。
宁清卫穿着一身黑衣,面上还带着素黑的面具,整个人都笼罩着一阵阴郁的气息,看了宋尧旭一眼后什么话都没说,转身又往内走。
“国师大人是让您跟上去的意思。”守卫连忙在一旁补充,“国师平日鲜少与人往来,话不多,望殿下见谅。”
经过祁子臻五年时间的调.教,宋尧旭早就不似当初那般莽撞,背着祁子臻摇摇头,态度温和:“无妨,多谢了。”
这之后宋尧旭就背着祁子臻一路走到国师塔顶层,在宁清卫示意下将祁子臻放在床榻上,由宁清卫提供一些国师塔中所拥有的草药。
宋尧旭凭借这几年照顾祁子臻得来的经验,配制出一副他平时发热时常喝的汤药,煎熬出来后在宁清卫的辅助下尽可能地喂给祁子臻喝。
从头到尾宋尧旭与宁清卫都没有什么交流,只有偶尔问几句什么东西在哪里,气氛沉默而尴尬。
宋尧旭和宁清卫不熟,只听说他平日里很神秘,心情好了就参加几次早朝,随心所欲得很。
倒是后来宁清卫主动开口问了句话:“他叫什么?”
宋尧旭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回答:“祁子臻。”
宁清卫“嗯”了一声,淡然道:“他身体不好,今日便暂时留在国师塔罢。天色不早,殿下该回宫了。”
听出他话语中的提醒之意,宋尧旭看了看床榻上仍昏睡不醒的祁子臻,最后还是迫于无奈站起身:“有劳国师大人,我明日再来接子臻离开。”
宁清卫点了点头,亲自送他离开。
而宋尧旭则是始终担心着祁子臻的状况,当夜辗转难眠,第二日一大早就跑到了国师塔下。
然后他就看见祁子臻与宁清卫在国师塔内相谈正欢。
虽说两人都是冷清性子,但宋尧旭能明显察觉到祁子臻在宁清卫面前的态度比较缓和。
至少比最开始对他时缓和。
宋尧旭暗戳戳地郁闷了一阵子,而后还是礼貌地向宁清卫致谢,这才带着祁子臻从国师塔中离开。
离开后宋尧旭也问了他为何对国师态度好像很温和的样子,祁子臻在沉默了一阵之后才回答他。
“我总感觉国师大人的气质……和我娘很像。”
轻飘飘的一句话让宋尧旭原本微妙的不快变成了心疼,自那之后就时不时会在祁子臻的提议下到国师塔附近去转转。从最初被拒绝入内到最后博得国师心软,隔三差五的就偷偷去一趟国师塔。
之后的日子里祁子臻与宋尧旭除却多出一个去国师塔的日程外,与平时基本无甚差别。
宋尧旭借助自己的太子之位买来更多对祁子臻有益的草药,除却糕点以外还亲自学着做饭,三天两头就是一顿变着花样来的药膳,同后来的宁清卫一道把祁子臻的身体养得比之前好上一些。
他们相互扶持,相互陪伴,一同成长,在对方的生命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部分。
而这时的他们还不曾料到,在未来的某一日,他们之间的感情却会发生不一样的变化。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是第一世里殿下的心动瞬间~
至于为什么没有子臻的心动瞬间,是因为子臻能心动的时候太多了,他自己都不记得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大概也和今生时的心动瞬间差不多(祁子臻:?)
第143章 【二更】番外一③
弘初二十三年四月十二。
已经深入接触朝堂几年的宋尧旭已经了解到了观王宋平的野心,在弘初帝有意无意的倾斜下,逐渐开始在朝堂中协助处理一部分政事。
近日他就被弘初帝派去了附近一个闹旱灾的城镇,监督救灾的工作,也顺便当作积累太子的威望。
但是这一次的旱情比往年要严重些,宋尧旭抵达城镇半月有余,灾情还在不断加重。
随着时间推移,眼看着朝堂的赈灾款项物资就要暂时告罄,百姓们都开始对宋尧旭产生了质疑,宋尧旭便在祁子臻的提议下安排了一场求雨庆典。
而在今日,也就是祭祀的前一日,原本因为有祭祀典礼压着还勉强算安分的百姓们,像是突然被什么人煽动了一般,纷纷闹到城镇的衙门处,要向宋尧旭讨一个说法。
因为旱灾,他们本该春收的作物颗粒无收,城中粮价米价飞涨,绕是宋尧旭都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将价格压得太多。
不少百姓因此而流离失所,沦为难民。
宋尧旭这几日奔波在调水水利兴修与救济粮水的发放当中,几乎从到这里来已经就没怎么好好休息过,面容中早已带上倦意。
他到今日凌晨才因为水利工程有一定的进度而被祁子臻劝去短暂休息,还没睡够一个时辰就听说百姓们都闹到衙门口了,当即同祁子臻一道赶了过来。
百姓们都被官员拦在衙门口外,宋尧旭就站在衙门内听着外面百姓从哭诉到辱骂,情绪变得愈发激动。
甚至有人提及到他曾经太子之位被废的事情,质疑他如今坐在太子之位上的合理性。
宋尧旭就静静地听着,等着他们骂完,等着他们的情绪平静。
身为太子,他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倘若在这个时候他因为百姓们的话而失去理智,就会成为他永远抹不去的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