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前来送嫁的拓跋浚
看到张殊同这憔悴模样,拓跋政宗也能够猜到张殊同这段时日估计没少同敦煌的那些老东西斗智斗勇。
他们都不是那种喜欢在爱人面前炫耀自己为对方做了多少事的人,以至于拓跋政宗现在还有很多为张殊同做过的,张殊同都还不知道呢。
张殊同亦然。
但是俩人能在一块儿,那才是最紧要的,剩下的都无足轻重,不值一提。
拓跋政宗心里暖和和的,带着张殊同回行宫的一路上,看见一些江宁城的百姓已经自发的在门前挂起了红灯笼,上面写着喜字,看见拓跋政宗带着张殊同的仪路过的时候,有一些小姑娘簇拥在一块儿,团扇掩面,一双双眼睛好奇又激动的看着他们。
上尧和江东以及敦煌都属于国君过路,无需跪拜的国度,只需要让道就行,所以拓跋政宗看着这一路各色的百姓,也挺开心的。
他也清楚的知道,江东百姓对他的感情不算深,但是日子还在后头。
且处且过着。
敦煌那边也传来了捷报,拓跋政宗看人的眼光永远的不差,那个被自家王兄暗算贬谪,以至于只能守着呼延那座孤城的鲜卑跋扈王,领兵打仗起来,还真他娘的是跋扈,月氏国那么难啃的一块儿肉他都能给打退了。
不过灭月氏是迟早得事儿,也是时候和殊同俩修书一封,给上真,月氏一国不灭不行,那个拥有着硝石火炮的国度,若是自己无法掌握月氏的火器锻造方法,也就只能灭了他们。
修书给上真自然是为了拉拢上真的这个新王孛尔吉,孛尔吉志向不在中土,而在上真外关四十九部,天可汗是孛尔吉的追求,至于各国互相通商,是必然的。
拓跋政宗也不担心上真会偷偷获得月氏火器的锻造之法,他们都不想开火,而火器的危害,实在是太大,彼此都有心眼,若是拓跋政宗自己灭了月氏,没准反而会招得上真的担忧,这两国一起灭了月氏,反而能让上真安心。
不过火器这种东西,迟早都是会有的。月氏有,番邦的别国或许都会有,这也是需要尽早掌握的技法。
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上真应该也是如此想的。
所以索性一起弄。
上真和敦煌上尧,少说还会有个五十年的太平。
而至于那个鲜卑跋扈王那里,他已经同意收拾完残局之后,给那个跋扈王一些兵,带他打回鲜卑,夺得王位。
至于他父王,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仗打完了,兵权也要收回来,他那个糊涂的父王跟着的这个跋扈王,应该不至于还犯糊涂。
眼下还是乱摊子多,拓跋政宗这大局观强,也能够看的出来,自己这半辈子下来,一统估计是无望的,没准儿还能折在这路上。
但眼瞅着他个男子,也不能为张殊同生个同自己一样英勇神武的一儿半女,这以后的王位,身为各自王室独苗的他们俩,能传给谁呢?
愁,愁的很。
他可不想眼见着这上尧和敦煌的共治之国再分裂开来。
毕竟兴亡苦的都是百姓。
而自己除了蛇余之外,也没有那个精力征伐了。
这太平的日子,多则二十来年。
拓跋政宗这一本正经的思忖着他们两国的未来。
而对于张殊同来说,目前拓跋政宗应该思忖的,是他们合并共治之后,国号选哪一个。
拓跋政宗看着眼前自己即便学了不少年上尧的文字也仍旧看不懂的生僻的国号,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忍不住,吐槽了一句:“这我都看不懂。”
“这是熹,意为华光远照之意,这个爝,是意为火一般锐不可当,我觉得你会喜欢。这个念胤,意为子嗣后代延绵不绝。都是有些好意头的国号。”
“……”拓跋政宗觉得自己脑壳都大了,他倒吸了一口凉气,道:“咱不如就一个国摘一个字儿,叫上敦或者是尧煌得了。你那些国号文邹邹的,我听得头晕。”
张殊同愣了。
半晌,他也开了口,点了点头:“夫人说的确实,不过上敦这国号不大好听,尧煌却是不错些,尧仍旧沿袭我上尧上古之君之名,煌亦是明亮辉煌之意,意头也是甚好。”
“……”得,他们家殊同这又开始掉书袋了。
最后张殊同尊重拓跋政宗取了尧煌为国号之后,便先寄信回去,然后在江东洗尘,收拾收拾,他就要迎拓跋政宗回去了。
合并共治的仪式同婚礼一起,也算是双喜临门。
不过这次俩人办的却没有上一次那般的大张旗鼓,都是过日子的人了,能省着点还是省着点儿,重要的是仪式,是心意。
算是弥补二人的遗憾,给了彼此一个真真正正的名分。
不过在离开江东的前天晚上,拓跋政宗却是见到了一个按理来说应该不可能见到的人。
那人高大的身影哪怕是在江东这个秋老虎的天气里,仍旧被裹在一层的黑色斗笠之中,那人的五官十分冷冽,刀削斧刻一般,拓跋政宗发现他比上一次见面的时候清瘦了些许,精气神也没有之前的好,但是脸色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