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1 / 1)

第988章

“若是苏轼先生自杀成功,那文学史上必然会少了一篇瑰丽的华章。上天待苏轼不薄,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有敌人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替他求情,有老皇太后替他求情,甚至于皇帝也不愿下手:不错,我认为皇帝无意杀死苏轼。流俗翁然,争相传诵,忠义之士,无不愤惋,这是卑鄙小人诬陷苏轼的理由。仔细想想,这是多么可笑!究竟是哪里的忠义之士,竟会愤苏轼、惋神宗呢?可是,这样滑稽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许许多多这样的话传到皇帝耳朵里,让原本对苏轼欣赏有加的神宗皇帝也开始有些动摇,并最终将苏轼下狱。其实,皇帝也是无奈之举。然而由于当时信息传递不畅,竟少有人知道被押解的人就是苏轼;而知道的人也不敢多言,因为他们害怕自己被苏轼牵连。一代文豪竟落得如此下场,不得不让人们唏嘘。黄州的苏轼,少了傲气,多了谦卑。并不是说他原来不谦卑,只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用在他身上刚好。年少成名,天下皆知。在舆论重压之下,苏轼还是顽强的挺了过来。他正如被无数人推的一个小小的不倒翁:不倒翁不倒,苏轼不朽。苏轼最伟大的作品,我想是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了,正是在黄州这里,苏轼先生把思想最深层的部分悉数写出。苏轼没有愁吗?他当然也有。在寄给友人的信中,他这样写道: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难以想象,苏轼这样乐观的人也有如此脆弱的一面。可是困难并没有击倒他,他还是向前看,即使前路艰辛,晨光熹微。前后赤壁赋是对人生卓越的思考,是对自己内心的问题有了答案,在笔端的自然流露。《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樽还酹江月正是苏轼豁达的写照。大凡有成就者往往受过大难,熬的过程让人极度痛苦,可是熬过来之后就再没什么可以击败他了。此后,挫折不再会对其有大的影响;光风霁月,已然是他的常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一次困难都能激发人的潜力,而且困难越大,激发出来的潜力也就越大。有时候当一个人经历一次大难之后,便瞬间悟出人生至理。从此,他或是潇洒度日,别无所求;或是积极奋进,勇攀高峰。苏轼是一个伟大的例子,他深受儒释道思想的熏陶,在乌台诗案后顿悟。从此狂放的苏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东坡居士,真正能看淡一切的东坡居士。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东坡的书法,尤其是《寒食帖》,是尚意书风的开山之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