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带的班本要升到初三, 结果文件一出,学生们面面相觑:“老师,我们还要上课吗?”
杨晓抿了抿嘴,艰难摇头。
学生们就这样,在稀里糊涂中毕业了。有推荐信的继续读书,没有推荐信的闷在家里。
他们年龄小,十三四岁的少年们,不能下乡,也不能参军,在大院里调皮捣蛋地厉害了,就被送回乡下务农,好点的,父母寻了工作,提前进入社会。
杨晓带着几个初一和初二的小孩,感到了对教育的迷茫。
哪怕她知道未来,告诉学生们不要放弃读书,但是这样的日子,太漫长了。直到1978年,国家才恢复高中招生制度,然而距离现在,还有十年。
十年,在这期间,他们大概早就娶妻生子,改变人生轨迹了。
杨晓闷闷不乐。
不过这个情况没多久,就被凌舒程的到来缓解。
凌舒程是拿着鉴定书过来的,时间有点长,是他朋友委托海外的鉴定机构做的,做了几家,确保准确性。
杨晓的确是凌家的女儿。
看到鉴定书,她有种尘埃落定感。
凌舒程依旧寡言冷清,他告诉杨晓,他准备去参军,大概会离开江城。
离别前一晚,凌舒程递给她一封信。
杨晓打开,里面是凌勉如——何美芬亲生女儿的消息。
杨晓和何美芬一直没刻意打听凌家的事情,自然不知道她现在的状况,但是看凌舒程和凌父都好好地活着,想必她也没事。
凌勉如还不知道自己不是凌家的亲生孩子,她在凌家出事前,已经和一户门当户对的人家结婚,出事后凌父要求她写了断亲书,并发文登报宣布和凌家再没有关系,再加上她出嫁女的身份,她顺利在这场风波中逃过一劫。
凌父为她定的人家人品极好,也不嫌弃她的身份,如今,她和杨晓一样,有夫有子,生活如意。
杨晓把这封信寄给了何美芬就放下了。在这场错换人生的事件里,她没有什么真千金讨厌假千金的怨恨感,归根结底,她们都是受害者。
杨晓继续她慢悠悠的生活,白日里去上课,晚上回家做顿好吃的,陪孩子完后,会继续翻译工作。
她上本译作出版后,出版社反响销量不错,寄给她的稿费有两千块,杨晓一越成为家属院里最有钱的人,那段时间,大毛和小老二看向妈妈的眼神亮晶晶的,崇拜得不得了,韩建斌危机感十足,接任务愈发勤奋,誓要捍卫自己的家庭地位。
对此,杨晓:“呵呵。”
紧接着,她的译作被穗城的高校看中,重新编辑成为教材,杨晓被邀请去出版社工作,专门翻译技术类书籍。
她来自后世,见识广,因为翻译的工作性质,什么都涉猎,虽然不精,但是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