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2)

在去往前线的路上,孙策也没闲着,连拉带拽,又招募了一些士兵,等到了历阳,队伍已经有五六千人了。

兵多了,粮草怎么办?总不能去抢老百姓吧?这时候,一个老朋友以救世主的姿态降临了。

孙策见到他之后,大喜,说:「我得到你,万事不愁,大事可定了。」

此人正是孙策的拜把子兄弟——周瑜,他不光带来了一些兵马,还带来了很多粮草。要问为什么周瑜有这本事,因为他伯父是丹阳太守。

兵马齐备,粮草充足,准备好了就动手吧。孙策先进攻横江,攻克,守将樊能败逃;又进攻当利口,攻克,守将张英败逃。

在此期间,孙策把助他成功的三股力量——父亲旧部、亲族、朋友——拧成了一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整合人脉资源。

七、人格魅力的力量

横江、当利口被攻克之后,孙策有了渡江的条件,而刘繇则失去了长江这个天险。

孙策随即挥军渡江,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没有人敢阻挡他的锋锐。当地的老百姓听说孙策来了,都吓得失魂落魄;而当官的当将的,更是迅速达成共识,采取了一致行动——弃城逃跑。往哪儿跑呢?还是跑到山上林间藏起来吧,总之越远越好。

这是为什么?

并不是因为孙策的名声差,而是因为军队的名声差。正常而言,当兵的应该是保卫老百姓的,残害百姓的那叫土匪——不论是以何种名义的残害!

但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一折腾,朝廷兵力严重不足,只好把征兵的门槛降低了,并且地方也可以自行征兵镇压民变。慢慢地,军队的素质就下来了,逐渐土匪化。如果再摊上一个不大讲究纪律的将领,那这支军队基本上就和土匪差不多了。

这种军队和正规军打仗可能不大行,但打变民还是有把握的,顺便还能欺负一下良民,抢劫偷盗的事没少干。于是,老百姓看见当兵的就怕,一怕抢掠二怕打,就算被杀也不犯法,大不了上报说你就是个变民。

这也是东汉末年皇帝权威丧失的一个缩影,各地的割据势力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摊上个有点良心的军阀,老百姓的日子还能过;摊上土匪那就惨了。

综上所述,老百姓听说孙策大军来了,自然像是老鼠见了猫一样怕得要死:不知道谁家的牛羊要被抢走,谁家的女子要被奸淫。

官吏们听说孙策这么猛,活脱脱一个三头六臂的怪物,打不过又怕投降也被杀,只好像小贩见了城管似的,跑得没影了。

但是,孙策是不一样的,孙策的军队也是不一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