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 / 2)

明末农民起义的波及范围非常之广,当时,除了江南地区以外,几乎所有适宜人居的地方全部被战火波及。

之所以波及范围这么广,是因为明末农民起义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流寇。

谈到明末农民起义,我们首先想到的会是李自成、张献忠,了解的人可能知道还有高迎祥。实际上,明末农民军远不止这几家,从天启末年陕北开始造反以来,前后大大小小的起义军有几百支。各种势力非常多,以至于在荥阳开大会的时候,号称「十三家七十二营」。粗粗一算,有上百支队伍。

可偏偏明末的军队还不比清末的军队。明朝的军队是少有的在王朝末期还能保持战斗力的军队,加上崇祯还总是调关外的军队入关剿匪,导致明末官军相当能打(前提是有粮饷)。崇祯朝的大部分时候,官军打农民军基本都是追着跑。

洪承畴主政陕西,起义军被赶到了山西;曹文诏主管山西,起义军又跑到了河南;在河南又被包围,好不容易突围,在四川、湖广、中原江南到处走,偏偏每个地方的地方官都守土有责,不求消灭你,但求把你赶出去。于是农民军就到处「流」,满世界混饭吃,战火很快扩散到大半个中国。

农民军本身可能实力有限,但加上趁机加入队伍的流民,就不好说了。

这个情况,还带来了两个后果:

1.导致明末的农业生产处于一个总崩溃的境地。崇祯后期,曾有一个江淮巡抚入京述职,到了北京跟皇上说,我从扬州出来,一路到北京,沿途没看见一个种地的农民。实际上当时的中原地区已经连人都没剩下几个了,管中窥豹,中原都如此,可见明末偏远农村凋敝成了什么样子。

2.导致明末的财政收入受到了毁灭性打击。这个我们也留在后面讲,本来明朝的财政政策就有很大的问题,结果农业生产又崩溃,军费激增,朝廷不得不加税,然后逼得更多百姓抛荒,形成恶性循环。

这是明朝的内忧,一句话,农民起义把明朝的家底掏空了。

外患呢?

明朝面临的是蒸蒸日上的满清。偏偏明朝的国策就是绝不讲和,更不投降,称臣纳贡那是想都别想。所以即使家里打成一锅粥,也要在辽东和满清保持大规模对峙,修筑了山海关——宁远——锦州的「关锦防线」,养着十几万人的辽东边防军,待遇极高。辽东边防军的财政支出是明末财政支出里的最大宗,是帝国财政不堪重负的最主要原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