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没有像明朝一样,把重文抑武的政策搞得登峰造极,从始至终,清朝的武将都很有地位,避免了明朝那种文官集团挟持皇权的情况的发生,某种意义上讲,也避免了官僚集团绑架皇权民生。
清朝的内政情况大概就是如此吧。
再来看第三点,末代统治者的不同性格。
实际上,如果要对比这两个王朝末代统治者的话,拿崇祯比宣统是不正确的,毕竟大清灭亡的时候溥仪才六岁。所以我个人感觉,正确的比法应该是崇祯对比慈禧。
这两个人一对比,就有意思了。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悲剧皇帝,崇祯的正面评价一直是多于负面评价的,大家一致认为他死得冤。而慈禧统治中国半个世纪,明明不是亡国之君,收到的却基本都是负面评价,大家都说她死得该。
咱们先说说崇祯帝朱由检。
历史对朱由检的评价普遍是比较同情的。的确,对一个皇帝来说,接手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摊子,兢兢业业十几年,一点福没享到,天天加班,最后还弄得家破人亡,本人也上吊而亡。所以连清朝的统治者都对他非常同情,据说顺治在位的时候,居然在崇祯的墓前叫了两声大哥。
但是我要说的是,明朝灭亡,固然主要责任不在崇祯帝,但崇祯帝确实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明史对崇祯的评价里有这么一句:「举措失当,制置乖方」。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崇祯这个人做事总是做不对,比较偏激。
用力过猛可以理解,毕竟明朝这个大烂摊子,不用力过猛,实在过不去。
崇祯即位的时候十七岁,大概也就是个高中生的年纪,一上任就干掉了魏忠贤,天下称颂,想想如果你在高一的年纪就当上了皇帝,会是什么心情?
年轻人做事儿,特点就是比较着急,什么事儿都想一步办成。实行什么政策,也想一步到位。像后世的光绪帝,百日维新的时候一天颁布好几条面向全国的圣旨,这就是典型的年轻人作风。
可是光绪上面有慈禧管着他,崇祯上面没人管。
年轻的崇祯做什么事儿都着急,对待农民军是战是抚举棋不定,搞得前方文武官员剿也不是抚也不是。皇上的旨意说变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