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 那块木头没有福气
三日后, 永安侯府解封的圣旨下来,与解封圣旨一同传来的还有一道沈良辅被革去工部尚书之职的圣旨。
沈良辅抹了一把辛酸泪,接过圣旨, 在沈府大门外, 跪谢皇恩。
如此已算是最好的结果了,爵位尚在, 只是革去了尚书之职,皇上到底还是给沈家留了几分颜面。
与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相比, 他如今这般又算得了什么?最令他庆幸的还是,嫡子沈昀年已然成材, 往后只要他勤勤恳恳,必然能在工部有一番作为。
处置沈府的旨意已下,但皇上对于姜府的处置却迟迟未有定论, 顺庆帝甚至未在朝堂之上,提及谢云祁从知府府邸中搜出的那本账册。听闻近来二皇子读书格外勤勉, 淑妃也收敛锋芒, 在后宫谨言慎行,想来皇上还在斟酌对姜家的处置。
谢云祁回京后,顺庆帝的病一下恢复地极好,眼下也无须再卧床, 人也精神了许多。
没想自己居然比太医还有管用, 谢云祁轻笑,出了宫门后,他低头看了眼方才从御书房顺手带出的白色瓷瓶, 皇帝素来不是心慈手软之人,没想对淑妃还真有几分真情在,看来此事还需再为姜家再添上一把柴才是。
“疾风, ”谢云祁紧握瓷瓶,“想办法将这个瓷瓶转交给皇后,再将先前太医院有西域贡药失窃之事也透露给她。”
皇后是个聪明人,处置姜家的这把柴由皇后来添,最为合适不过。
“是。”疾风得令退下。
*
两道圣旨传到永安侯府后,沈疏嫣悬着的一颗心也总算安定下来了。她抽空回了趟侯府,见父亲气色尚佳,便又放心不少。
“父亲年纪大了,识人不清啊。”沈良辅长叹了口气,感慨道。
这话意味深长,除了道自己误信了工部侍郎这一层意思之外,还有为先前梅姨娘的错信,发出些感慨。
除此之外,还有他从前对陵王的偏见。先前那道赐婚圣旨来的蹊跷,沈良辅怎么也没觉得陵王是因为真心喜欢阿嫣才成的婚,只不过当时他看阿嫣十分欢喜,沈家也没有抗旨的实力,这才不得不答应下来。
可如今,苏州溃堤一事,陵王殿下在其中出了多少心思,多少气力,沈良辅自是一清二楚。陵王能为了阿嫣,这般护着沈家,实属不易。
沈疏嫣倒没听出话中深意,只出言宽慰了父亲几句。
“父亲老了,只要你和昀年往后能过得好,为父便放心了啊。”
沈良辅没再多说,毕竟阿嫣的幸福全洋溢在脸上,陵王能为阿嫣做到这一步,他这个做父亲的又有何好不放心呢?
*
沈府的事有了决断,沈疏嫣觉得整个人都松弛下来了。翌日便派人去程府给程宁送了请柬,邀她过府一叙。
午后,程宁来府,沈疏嫣带着程宁逛重新修葺过的王府花园,一会儿展示她命人栽种的海棠花,一会儿介绍起花园中她设计的林荫小道,最得意的还是后院的那个荷花池。
正值夏日,两人在后院慢步之后,便在荷花池边的凉亭中坐下谈心,烹一壶茶,再配上好久没吃的天川楼的点心,傍晚不时有凉风吹过,带着荷花的阵阵清香。
沈疏嫣看了眼池中开得正艳的荷花,又看了眼正在低头饮茶的程宁,莫名就想起沈府后院中,被他哥擅自做主拆了重建的那个荷花池,心口堵得慌,便随手拿了个果子放入口中。
此番南下,外人眼中皆以为她是随陵王外出游玩的,回京没有给程宁稍礼物,难免有些说不过去。沈疏嫣也不好向她解释太多,只说在苏州遇上个讨厌之人,为了躲开人,沿途都在奔波赶路,这才没空采买手信回京的。
好在程宁也不是计较这种小事之人,此事也就含糊过去了。
“我不在京中之时,可有什么趣事发生?”沈疏嫣问道。
“趣事倒说不上,只是近来京中常有关于姜家的流言传出,”说到此处,毕竟是近来比较敏感的话题,程宁刻意压低了声音,“还有姜姝,听说她在府上,不大好。”
程宁抬手斟了杯茶,继续道:“自诗会那场大火之后,她便毁了半边脸,姜家原本为她定下与幽王的婚事,后来也只能作罢,姜姝也一下变了许多,再未见她出过府门,听闻只日日待在房中,人都有些疯癫了。”
沈疏嫣语塞,程宁口中“关于姜家的流言”,她大致猜到是什么了,只是姜姝……她自小的死对头,原本那样跳脱的性子,如今变成这样,沈疏嫣心中没有丝毫喜悦,只觉很不是滋味。
程宁也不愿多想此事,松风诗会上的那场大火,几人都是身临其境的,若非当时她被人救出火海,此时恐怕也如姜姝一样的下场,又或者,还不如姜姝……
见沈疏嫣脸色不好,程宁便没有继续说下去,忽而转了话题道:“阿嫣,不如你和我说说南下之时的趣事见闻吧,我可从未出过京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