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1 / 2)

大多百姓不知道啥叫“中举”,但一听是京城来的,还都是“老”夫子,就觉得好,特别好。

有人借机问出最关心的问题:“每季的束脩不便宜吧?”

许氏含蓄一笑,不怎么在意地说:“吖吖说了,不收束脩。”

一片哗然。

这可比单纯围观校舍令人激动多了——不收束脩?可以免费上?那岂不是人人都有机会读书了?!

“敢问,是单收南山村的娃娃,还是各村都收?有何要求没有?”周围人的态度明显客气多了。

“都收,不论男娃女娃,不管年龄大小,只要想学,尽管来。”

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传遍十里八村。

修桥铺路办学堂,往往是最得民心的善举。学堂还没正式开,林悠然头上就多了个“大善人”的名号。

65. 南山技校 【理想的生活】

校舍还在完善之中, 报名工作已经开始进行。在确认了果真不用掏束脩之后,很多人家都带着孩子过来了。

河沿儿食肆的姐妹们都来帮忙,结果还是忙不过来。尤其是负责解答疑问的柳福娘, 被婶子大娘们团团围住,嗓子都喊哑了。

当然,彼此都是高兴的。

有人瞧见林悠然站在旁边,讪讪地靠过来, 小心翼翼地同她搭起了话。先夸两句校舍,然后说说自己孩子, 最后终于进入正题——

“萝卜疙瘩的事, 是俺们做得不地道, 吖吖别跟咱一般见识。”

“是啊,早知道姓姜的是那样的黑心玩意儿,给多少钱咱都不会卖给她!”

“吖吖勿恼, 往后你就是咱南山村的活菩萨,谁要再敢跟你作对,我王婆子第一个不答应!”

“……”

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三拨了,类似的对话每隔一会儿就要发生一回。

林悠然面上应承着,心里却觉得好笑。真让赵惟谨说对了,这年头不流行做好事不留名, 先把自己包装起来才能更好地发光发热。

孙淳的祖母孙婆子过来,笑骂道:“一个个厚脸皮的老货,我家吖吖被姓姜的打上门那会儿你们在哪儿?如今瞧见好处了倒一个个上赶着套近乎,我都替你们臊得慌!”

这话带着三分真心七分笑意,说得众人面上发烫,纷纷露出讨好的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