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轮回吧?”
叶绿素也一脸思考的模样,好一会儿才说:“我最开始只以为,是人设方面的变化,结果没想到是世界观上面的吗?”
这故事真的有点复杂。
导演在旁边一脸懵:“所以你们两个的这就看懂了?”
这让她很想去附近营业厅充值智商。
“其实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设定。”叶绿素之前见过左裕云和叶屹川之间的现场编剧本。
在那两个人完全没有对话的情况下,能妥帖地将一个故事,完善逻辑,并且最终两个人从不同的概念,逐步转向同一个目标时的特别之处,其实比他们的表演更具吸引力。
当然前提是能看懂才行。
叶屹川很快就和左裕云一并脱离了表演状态。
他想了想后决定还是让左裕云去解释。
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左裕云更像是被动地被叶屹川控制着,主动走向叶屹川想要的那个结局的工具人。
左裕云无所谓地点头表示同意,之后就说:“在完全无知的情况下,想要推导出自己接下来的设定,并且能恰好与叶屹川脑海里的设定不谋而合的前提是,逻辑闭环。”
“已知这是个神经质的故事,而恰好我扮演的是医生,叶屹川属于病人,医生治病天经地义,可这种信息太过于浮于表面……”
对于一个故事来说,它实在不够出彩。
所以当时的左裕云以为,更有可能的其实是,自己才是那个疯子,而叶屹川才是自己的主治医师。
当出现这种概念后,左裕云的表演顺利地进行了下去。
可偏偏叶屹川表现得依旧充满了神经质,那可不像是医生会做出来的表现。
以毒攻毒的前提是他得中了毒才行,他没中毒,攻个什么?
也就是说上述他的推理是完全错误的。
当然在这期间,左裕云也不是没有试图将叶屹川拉向自己脑海里的设定。
就像他所说的,302室的那个自闭症患者自/杀行为。
这一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叶屹川被迫将他脱口而出的信息,完全编写进自己的故事体系里。
不然就会出现逻辑无法闭合的情况,也就是说,故事整体将会出现明显bug。
然而叶屹川给出的回应是,不是自己做的,但偏偏对方会自/杀也确实有他的影响……
叶屹川将他的设定变成了自己的设定。
后续的情况,就变成了左裕云所有想要强行加设定,比如把叶屹川打成重度妄想症标签的行为,也都在叶屹川的预料之中……
“在这个故事里,没有医生。”
左裕云有些懊恼地说:“我最大的错误就是在知道叶屹川是病人的情况下,把我自己当成了医生。”
就算他很快就又觉得,这样设定过于无趣。
从而转变成了自己是患者,叶屹川才是医生的设定。
以至于从头开始,所有的一切都在叶屹川的掌控之内。
“在那个所谓的医院里,所有人都是疯子,包括我。”
左裕云说道:“原本我设定给叶屹川的重度妄想症,反而在这种设定的影响下,变成了我才是拥有这个毛病的人。”
左裕云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咬牙。
叶屹川用0.1秒的时间,在脑海里想清楚了附近牙科医院的坐标后,坦然说道:“因为我们两个互相对戏的目的只是为了愉悦彼此,且正常故事中可能会出现的信息输入和旁白解说都不存在的情况下,认知出现失误就是接下来表演的最大影响。”
他们不是在已有剧本的情况下去尽可能地表演出自己对角色的理解。
而是在完全未知的情况下,演出一个和自己本身有极大差异性的角色,并且不能让人察觉到异常。
这是潜性的游戏规则,也是对旁观者来说最不友好的一点。
叶屹川道:“在我的设定里,世界上没有清醒的人。自认自己是清醒的人,只会比想象中更疯。
左裕云就刚好在这个简单到两三句话就能形成的世界观里,把自己定性成了一个清醒的人,甚至还具有治愈他人病症的能力。”
所以左裕云最开始就踏入了陷阱。
但凡他产生任何一丝自己是医生的认知,就掉进坑里了。
就算想法逆转,也没法爬出坑。
叶屹川只是说主题是一个神经质的故事而已。
“于是在左裕云把我想象成理智的疯子这一设定时,他自己就成为了不清醒的疯子。”
因为大前提的设定就是所有人都是疯子。
一个疯子,只有陷入极致的疯狂,才会把自己想成,能治疗疯子的医生。
“妄想症,躁郁症,精神分裂,表演型人格障碍……还有什么我没看出来的东西吗?”叶屹川评判左裕云刚才所扮演的那个角色。
左裕云:“……我能说我刚才根本没想这么多吗?”
“还有最后那个回到第一幕的表演,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