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郡没有见过纪宁县主,他只认识王丫,但是的确没有看到王丫的身影。那几个女眷中没有王丫。“你咋知道是她?”
“刚才在茶馆有人提到了纪宁县主有自己练得护卫队,用一种特质的弯刀,那跟着女眷进去的护卫用的都是弯刀,你看刚才进去的女眷有一个是不是个子特别高?”
周郡也注意到了,只不过那王丫在哪?他没多想就去敲了门,但这回管家出来说柳工在书房会客,路拾睡着了。周郡也不是不知道轻重的人,于是就说麻烦让人把路拾抱过来,他就不去向柳工辞行了。
路拾被一路抱过来,早就醒了,揉揉眼跟着哥哥上了牛车。上了车没多久又睡着了,也不知道这一天玩了什么,怎么这么累。周郡他们在路口不光等到了赵青,还看到几乎不塌出门的赵兰姐,赵兰说要跟着他们一起镇子上,给他们收拾院子。两个大男人要在那住上三四个月,肯定要仔细收拾一遍的,怕他们收拾不细致,说赵婶娘也不放心,所以她就要跟着一起去。
赵兰收拾了两个大包裹,吃的用的穿得做好的干粮和晒好的肉干,在竹筐里背着。周郡感慨,有姐姐真好。赵兰跟着他们在周郡买的小院子里收拾了一整天,第二天下午被赵雍送了回去,顺便把路拾也送了回去,路拾该上学了。
赵兰回来对母亲说,“阿弟这回真的很认真,我看他们准备的纸张有这么厚。那个小院很安静,有口井用水方便,出门就是个小面摊。饿不着他们。郡哥儿说他会做饭,炉子也提过去了。”
赵婶娘迟疑地问:“他们同住一间吗?”
“是啊,是只有两间房有床铺子,家里被子也不多,他们说要留出一间来做书房,别的房间我进去打扫了,也没家具空落落的。我昨晚就把床铺搬进那,我在那睡得。阿弟说以后有人去了就可以睡。他就和郡哥儿挤挤就行。”
赵婶娘一瞬间有很多话想说,但是看到女儿面色,迟疑的没有开口。赵兰感慨道:“郡哥儿做事真细致,怕墙壁上落灰,他还用纸张把靠着床的墙壁都糊住了,说省得弄脏了被子。我看阿弟一直在那笑。他们兄弟俩感情真好。”
赵兰说着说着道:“合该是赶快读书读出来考中了,咱们就可以给阿弟说媳妇了,郡哥儿也该娶亲了。”她看赵婶娘嘴唇动了动,赶紧道:“娘,这是再说阿弟的亲事,阿弟是男人,总要成家立业的,可别又说到我头上来。”
赵婶娘听到这里没好气,“你也知道啊,你自己都不操心你自己,你操心你弟弟做什么。”赵婶娘心里苦啊,她看出来了某些苗头。可是怎么和儿子说呢。儿子现在正是读书紧要关头,她也不能挑明,只好装作不知道。谁知道挑明后是什么结果。还有女儿,要是知道了,保不齐又要胡思乱想,别又打扰了儿子和郡哥儿读书大事。
赵婶娘自打发现儿子某些苗头之后,就想了很多,往常儿子说的一些话开的一些玩笑,她也有了依据和猜测。也想过最坏的结果,但她心底是不想把局面闹得太僵。儿子是她生的,她了解赵雍的性子,吃软不吃硬。她每天夜里想,想到后来恍惚觉得儿子选择也没什么不好,随他也行。但是一旦清醒过来,又知道这不是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就可以不管不问的。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她要为两个人以后想。两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她也怕强硬下来伤到了他们。
思来想去,她只好先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看出来,也不能和赵兰说。只能先把女儿安顿好,才有精力和心思去管儿子,于是她对赵兰道:“先别管你弟弟了,你赵礼大伯娘家的外甥,你去见一下。那孩子人好老实能干,娘子难产去了,也没孩子,你和他处了,生个娃过日子。”
赵兰一听到这就头疼,她对母亲说着:“娘,你不是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吗?我等阿弟成亲后再想这些事。”
赵婶娘比她更头疼,心一抽一抽的,捂着胸口骂道执迷不悟的赵兰,“是儿孙自有儿孙福,可是你是女人啊,你没有立女户,你难道能一辈子待在娘家?”这孩子怎么就想不明白呢。男人打一辈子光棍可以,可是女子难啊。女子活的艰难啊,没人帮衬,谁都可以欺辱你。这点她深有体会。
赵婶娘深吸一口气,决定这回不惯着赵兰了,她撂下话来:“这人你必须见,不见就别认我这个娘。”
第139章 千金
时间已经跨过五月,端午来临。小院内依旧平静如水,只有桌子上的几颗粽子和门上的艾草显示着节日的热闹。
周郡睁开眼,感觉浑身跟拖拉机碾过一样酸痛,他皱眉推开赵雍的手,爬起来。去了院子打了井水洗漱,凉爽扑面,他精神一震。昨晚被折腾半天的身体和一整天被书籍充斥的脑子清醒起来,感觉今天还能再写几篇小策论和实策。
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准备找回了读书备考的感觉,虽然高考的紧张感和迫切感还没有找回来,但做题的手感已经差不多找回来了。参考书目录大部分已经翻完,其实就无本书。县学和科举考试一样出题范围不外乎法令、算术、书法、文才、政论等方面。
算术,周郡不操心。法令、书法、政论是弱点。文才吗?这个他一窍不通,切韵、平仄、对仗,都不太懂。所以这个月只要攻克的就是这些。把《广韵十文》、《平切》、《说文解字》等翻了一遍。心里吐槽还不如他们的汉语拼音方案呢。
不过赵雍也说了县学入学考试不像科举考试那么难的,所以只要把法令和文才搞定就行,政论吗,他们才入县学能有什么高深政见的,要是有这个才能直接去参加豫章郡下豫章王府长史主持的省考不就行了。说不定一篇好的策论一出能够直接得到豫章王的赏识。
赵雍读书目标很明确,他要入仕。而周郡觉得自己不适合入仕,他也没兴趣去当官。当然他可能考了十几年也不一定能当官。他想做的是有个读书人的身份,最好能考到秀才,不高不低的,在乡下也是个读书人,城里也够看的,然后有百十余亩良田,有几个铺子,雇几个人做小生意,他不愁吃喝,教养娇娇和路拾,和赵雍过小日子。吃喝美食,日子太平了,还能游山玩水最好。
可惜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目标太遥远了,现在还是先考入县学为主。
周郡用扫把把院子大致扫了一遍,看着还未开花的槐树,他又浇了一瓢水。这棵槐树是上一任主人种下的,很小,还未长成。他想着今日的读书计划,在脑子里又回忆了昨日所学。门外有货郎走过,叫喊卖米糕。隔壁有人喊住了货郎,讨价还价的。
周郡进屋去,一眼看到昨晚换下来的衣衫,他耳朵发热,脸色泛红,走到床前把赵雍喊醒,“起来,去洗衣服。”
赵雍没睁开眼,翻了个身,继续睡了。周郡想到这人昨晚孟浪行为,气不打一处来,深吸一口气,然后捏住了赵雍的鼻子,把他憋醒了。
赵雍有一瞬间的茫然,但是看到周郡的眼神,他有些心虚,“子谦,你醒的真早。”
周郡淡淡地说:“不早了,日上三竿,衣服没洗,饭没做,书没读。”
赵雍立刻爬起来,“你先读书,我去收拾,很快的。”他立刻动起来,先用炉子把粽子热了,熬了一小锅稀饭,然后又拿出一罐白糖,把粽子剥了蘸了糖。
赵雍端着给了周郡,“你先吃这个垫垫肚子。米粥要等一会儿才好。”接着又去拿了盆在水井边快速把衣服洗了。
看到衣服上的痕迹,他顿了顿,又起身回屋里找周郡,悄声问:“要不要我去买点药膏?”
“滚。”周郡脸一黑,只回了他一个字。
赵雍喜滋滋地走了,把衣服洗完晾晒起来,米粥也好了,他盛出来端给周郡,然后自己也吃起来。吃完饭,赵雍自发把碗洗了,回来看到周郡还在对着昨天写的策论看。
他不禁咳嗽两声,“今天该复习这本《豫章 清暇录》和《国律》。”
周郡瞥他一眼,眼神凉凉的。
赵雍一本正经地说:“法令肯定要考,出题范围不会太大,在豫章郡范围,《国律》你大致翻一遍,这本《豫章 清暇录》是重点。你靠在床上看吧,我给你揉一揉。”前一段话还能看出个人样,后一句话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你脑子里就没别的东西了吗?”
“有啊。”赵雍脸皮厚,“你啊,子谦。”子谦这个名字真好听,还是他取得。他给周郡取得字。想到这里,他又道:“你也唤我一声飞卿,我听听。”当初两人说互相给对方取字。一直拖延到两人正式读书后才取好。
昨天晚上他唤着周郡的字,磨了好久才换的两人更进一步来。也怪他素的太久,梦浪了,把周郡欺负的狠了。从早起到现在周郡对他没好脸色。赵雍自知理亏,好声好气地伺候着。但他也觉得自己很无辜,可是昨晚见周郡眼尾泛红,眼底水汽,春色横生的样子他怎么能忍。理智崩溃,只能本能了。春宵一刻值千金,这千金春宵他哪里能忍得住。
“好好,我不说了。”再说周郡真的要恼了,赵雍赶紧起身又去找了一个软垫,放在了周郡身后,然后去磨墨,“你把策论给我,我照着给你改一改。”
周郡见他认真起来,也不拿眼珠瞪他了,把昨天写的几篇给他,然后拿着《国律》翻看起来。两人各忙各的,倒也平静下来。
一直到中午,赵雍完成了自己的复习目标,又写了几个字,他书法这几年一直再练习着,虽然没有名家风采,但一板一眼小楷,看着也赏心悦目起来。相比之下,在一边摆着的周郡写的策论上的字就有些乱了。
赵雍琢磨着,周郡这内容写的还行,但是这一笔字看着就吃亏了。
可是现在也没时间给他练字了。他便想着该如何讨巧,抬头一看天色,“该做午饭了。这回不能吃粽子了。子谦,你想吃什么?昨天娇娇拿来的有卤鸭和青瓜还有鸡蛋。”周娇路云路拾他们昨天来了,带来了很多家里的菜和用的吃的东西。赵兰也托人拿来了粽子,咸的甜的都有。周郡偏好甜的,已经吃完了。
周郡捏捏脖子,“不做了,出去吃吧。动一动。”就算下面条吃完洗刷也要半个时辰,很浪费时间的。
两人整理好衣服,拿上二十三文钱两个鸡蛋一起出去了。
一碗素面十二文,两人来这之后不想做饭就去面摊吃,所以面摊老板也认识他们了,给他们便宜了一点,两碗便宜一文钱。今天中午人格外多,老板也没招呼他们,拿过周郡给的两个鸡蛋给他们打进素面里。心里还感慨道,这两个读书人还怪会过日子的,鸡蛋都自己带。
两人没在摊子上吃,等老板做好了,端着碗回来了。吃完了面条,用水把碗一冲。周郡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决定先眯一会儿。赵雍把面摊的碗送去回来就看到周郡已经睡着了。昨夜两人胡闹,周郡怕是被他折腾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