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2)

第四章:

现在院门大敞四开,这明显是有人来过。两个人到也没觉得什么,除了几床的被子,那还是小西宝父母在的时候缝的。现在都硬成一块一块了。还有就是板凳和锅碗。

小西宝是连堂屋也没进,随手在院子里拿了两个小板凳,递给阿情一个。推了阿情下就朝外走。院门也不搭了。就那么敞开着。展示着空空荡荡的存在。

村里放电影的地方,是在村里的大队前面,正对着大队门有一个很大的土台子。长四方形的。大队在村子正中间,像是示好般的表示公正,不偏不向任何一方的村民。

村里谁家结婚,肯定会放电影,死人可是不放的。然后就是各姓氏的祠堂,每年会放几场电影。在年关的时候祠堂会大开,本族姓氏的人可以进去查看你的上几代,下几代。

谁家里生了孩子,是要上祖谱的,不但上,还得按辈分在给起个字。当然这个风俗后来就慢慢没有了。

在村里不论年龄,同姓的论辈份。过年时走大街上,随时都能看到当街磕头的人。受礼的有老人,也有几岁的孩子。那怕你活了九十九,辈分没人家四岁孩子的大,见了也得给叩头。

村里过年时真是热闹,满村孩子跑,大人侧忙的蒸炸各种吃的。整个村里的地上不是瓜子皮,就是糖纸。还有红色的炮仗纸。这个时候最高兴的就是孩子了,大人在这时候最是宽容。就算犯点错也不会揍你。当然阿情排除之外。

大年晚上,家家户户都是提前准备好瓜子,果糖,花生核桃。五毛一块的零钱,大门敞开,四点来钟就会有人断断续续上门磕头。这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带着喜气,不管日子再难,这天也是高高兴兴的。

每个出来拜年的人,不管是裤兜还是衣服兜,抱括手里都是拿着瓜子糖,一路吃一路拜年。这时候的人们最大方,不管谁进家里来拜年,临走时都会被主人热情的装满吃的。

小西宝从父母不在了,第一年哥哥拉着他拜年,家家户户人来人往,哥两个都是等别人磕完了,才上去磕头。别人家的孩子一般都能收到五毛的磕头钱,关系好的会收到一块。

那年哥两个磕了快一个小时的头,一共收到了一块钱。吃的是连裤兜也没装满。就这样还被别的小孩子围着嘲笑,说他们就是来骗吃骗喝的。因为他们家没准备吃的,更没有钱。

不为了吃的和钱,他们两个才不会来磕头。边上的小孩子这样说的。

小西宝胆小怕事的缩在哥哥身后,两个眼睛含着泪怯怯盯着说他们的小孩。姚南宝侧紧咬着嘴唇不说话,只是紧紧的把他护在身后。

从那年起,过年的时候小西宝就和哥哥老老实实呆在家里。院门是关的死死的,像是怕别人进来,可有谁会来?

阿情侧是不用拜年,高姓除了一个快死的高老爷,全村就他家辈分大了。都是来他家拜年的,这个时候他爹不会揍他,最多是看到他黑着脸瞅他几眼。家里好吃的也不少,但是他不能多吃。

吃多了母亲就会说,不顾弟弟妹妹,当哥的这么贪嘴。后来阿情也不吃了,可他会偷,趁父母不注意就偷点各种吃的。包括炸的煮的肉。抽个空就给小西宝送过去。然后就陪着哥两个过年。

三个人守着个火盆烤一晚上的火。等到村里四面八方响起炮仗声,三个人才会偷跑出去,捡没响的哑炮,然后从中间掰开,用洋火擦着,点燃那里面的火药,看着滋滋声响起,掰开的炮仗像蛇一样拐几个小弯冒起一股小烟。

三个人才开心的笑起来。这是他们过年的唯一乐趣,再奢侈一点,就是凑点钱去小卖部,买点散炮仗。回到家里,找个阳瓷碗,把炮仗放到阳瓷碗下面,碗上有个小洞,用香伸进去点燃炮仗。

三个人一起抬头看着飞上天的阳瓷碗,然后大声的乐。因为没什么钱,这个奢侈的活动也只能玩几次。

等到两个人赶到大队门口,已经有好多人了。放电影的台下面,已经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板凳。基本好地方都给占完了。小西宝发愁的瞅着那些凳子。阿情伸出手拉了他一把,带着他走到东北角。把板凳放到了地上。

“这是边上,不在中间。”小西宝小声嘟囔。阿情没说话直接坐了下来。小西宝看阿情坐下了,也只能跟着挨着他坐了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