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2)

以上的变化使党开始认识到,原来设想的过渡到社会主义前的 10~15 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其实就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也就是说党领导人民已经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基于此点认识和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及解决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的需要,1953 年 6 月 15 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随后于 1954 年 2 月召开的党的七届四中全会上,这条总路线被正式批准执行。1954 年 9 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将其写入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总路线的具体内容是「一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化」和「三改」是相辅相成的。工业化是强国的必由之路,没有工业化,其他建设就没有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环境中,在力量弱小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大工业的,要想实现工业化,就必须紧紧依靠国营大企业,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党依据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情况的新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党的总路线、总任务、发展战略上的重大转变。它被提出后,迅速在全国范围传达和学习,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它的指引下,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掀起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浪潮。

链接:鞍钢三大工程竣工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主体任务,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化的最重要成就就是建成了鞍山无缝钢管厂、鞍山大型轧钢厂和鞍山第七号炼铁炉。

鞍钢是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唯一一家钢铁联合企业,使用的是日本人从美国引进的技术。但是,在解放战争期间,鞍钢多次遭到国民党军队的洗劫,人民解放军接收时,甚至没有一台完整的机器。

新中国成立后,重建鞍钢成为我国工业化的重要一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鞍钢确定了扩建改建计划,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和第七号炼铁炉是计划的重中之重。为了尽快完成任务,鞍钢工人们在党的领导下,先后开展了立功竞赛运动和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不但顺利进行了各项修复和改造工作,而且大大改进了原有技术设备和生产条件。

1953 年下半年,鞍钢三大工程相继竣工。获知消息的毛泽东向鞍钢发出贺电:「鞍山无缝钢管厂、鞍山大型轧钢厂和鞍山第七号炼铁炉的提前完成建设工程并开始生产,是 1953 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我向参加这三项工程的全体职工、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和帮助鞍山建设事业的全体苏联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深切的感谢。我国人民现正团结一致,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你们的英勇劳动就是对于这一目标的重大贡献。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发挥你们的智慧和力量,争取更大成就。」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