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 / 2)

20 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中国的外交提出了新挑战。西欧和日本快速发展,美国在西方盟友中的经济地位有所削弱,加之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因此在美苏两极争霸格局中,苏联开始转守为攻,在对世界和平造成重大威胁的同时,也对中国形成巨大压力,尤其是 1969 年爆发的珍宝岛事件,使中国直接感受到了苏联的现实威胁。经过发展,中国逐渐成为国际上一支不与任何大国或集团结盟的独立政治力量,中国以外的其他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和影响也在逐步增长,这些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国际形势的这些变化,使党对国际格局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在深刻认识和理解国际格局变化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的划分思想,对中国的外交战略作出了重大调整。

早在 1964 年 1 月,毛泽东会见日本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听涛克己时,就提出了中间地带有两部分和两个第三世界的认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1970 年 6 月,在会见索马里政府代表团时,毛泽东指出:「我们把自己算作第三世界的。」这是他第一次明确指出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1974 年 2 月,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在谈到国际形势时,他指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但是比较第三世界要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他的这段话明确、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在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思想的基础上,1974 年 4 月 10 日,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中,第一次向全世界阐述了中国这一外交思想:「从国际关系的变化看,现在的世界实际上存在着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个世界。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邓小平的发言表明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的外交主旨,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

「三个世界」划分思想,在当时条件下对指导我国外交工作,坚持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战争威胁,努力建立和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争取第二世界国家的理解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链接:1974 年 2 月 22 日,毛泽东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的谈话(部分)

毛泽东:希望第三世界团结起来。第三世界人口多啊!

卡翁达:对。

毛:谁是第一世界?

卡:我想应该是那些剥削者和帝国主义者的世界。

毛:第二世界呢?

卡:是那些已经变为修正主义分子的人。

毛: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