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2)

喜欢他的,都是有眼光的好人!

刚才在台上,他虽然清楚哪些人批评的是原来的孔殿承,可听到那些话的人是他。

他就算没有记忆,也知道自己向来雀见雀爱,从来没遭受过这样的嫌弃。

面对对他释放善意的师父,孔殿承也愿意回以感谢。

他仰头,真诚道:“谢谢师父,师父你真好!”

池舒云从孔殿承头上收回的手一顿,他犹豫片刻,本来打算告别的话换成了:“师父带你回家吃个饭,然后送你回去,免得你还要挤地铁,毕竟你明天还要上课。”

孔殿承:?!

他现在是一个还不到十六岁的学生,而且还是个再有四十天就要中考的准毕业生!

人生忽然就变得昏暗了。

孔殿承像是晒蔫了似的,没精打采地换下戏服,等师父交代些事情一起离开。

他这样的表现,落在别人眼里,就是因为台上丢人又被师父训斥而失魂落魄。

孔殿承完全沉浸在他一个即将成年的孔雀还要去读初中的悲伤中,根本没有注意到周围人的眼神。

反倒是池舒云开口劝解:“《锁麟囊》里有句唱词:‘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你现在这样未必是坏事,以后的事谁也说不清。你不要有负担,更不用在意别人的议论。”

孔殿承回神,琢磨了一下,就知道师父误会了。

他没有解释,而是应道:“放心吧,师父,我真的已经接受现实了,我以后肯定会让师父感到骄傲的。”

池舒云笑笑,没有打击小徒弟的自信。

其实对池舒云来说,徒弟是平平无奇还是声名远播,他并没有那么在意。他只要好好教弟子,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

而孔殿承不知道池舒云的佛系,他觉得池舒云作为师父,付出了很多。

像孔殿承这样小时候就有名声的京剧神童,其实很难拜师。

要是师父教得好了,人们会觉得这是学生本来就有天分,师父没有多少功劳。但万一出点什么变故,师父就可能只有苦劳,还砸了招牌。

京剧,从入门到出师,通常要十来年,这其中变数太多了。

就像现在孔殿承倒仓失败,作为他师父的池舒云,也听到一些诸如“以为捡了个宝,结果砸手里了吧”之类的嘲讽。

这几次孔殿承表演拉胯,也会牵连到池舒云。

但池舒云没有因此批评孔殿承,给他压力,而是委婉地劝导,希望他能自己想通,走出来。

从各方面来说,池舒云都是个很好的师父。

他现在喊一声师父,而且师父对他也好,他一定要报答师父。

而且,师父还请他吃饭哎。

师父一定很喜欢他——在记忆中,除了某些节日,师父通常不会叫他们去家里吃饭的。

池舒云在戏曲学院任教,平时在剧团里也会对后辈指点一二,但那些只是学生而已,真正能称得上他徒弟、行过拜师礼的一共有三个人:

大师兄叫周君健,今年二十四岁,已经出师,但并没有从事京剧相关行业,只当爱好;

三师妹叫秦鸢,今年二十岁,正在读研;

剩下那个就是孔殿承了,他虽然年纪小,但因为拜师早,排行第二。

池舒云对三个弟子整体算是一视同仁的,只是因为孔殿承是小弟子、又没有家人,他会多少有点偏向。

但也不明显。

至少之前,池舒云没有单独叫过孔殿承去家里吃饭。

所以现在孔殿承就十分自恋地认为,是他太讨人喜欢了,才会让师父破例。

肯定是这样!

孔殿承坐到车后座,余光还在欣赏车窗玻璃反射出的模糊影像。

不过,车一驶出去,他就顾不上了。

这是他第一次乘车,尽管脑子里有原主乘车的记忆,但那不算他的体验。

而真正的他,出行应该是用飞的吧?

孔殿承手撑着下巴,聚精会神地看着窗外后退的大厦和树木,他专注得像是在欣赏美景,一点也不觉得厌烦。

池舒云通过后视镜看了一眼,觉得自己这个小徒弟像是破土的竹笋,透着年轻的生机,又像是从石头中采出的玉,变得光彩夺目。

池舒云暗自思索:不知道明桦见了,会不会喜欢,能不能开心一点,她一直想要个孩子……

*

欣赏了一会儿路旁的景色后,孔殿承打开手机,就看到聊天软件有十六条未读消息。

这有点反常,原主朋友不多,还把班群屏蔽了,通常没什么人找他。

忽然多了这么多“问候”,孔殿承怎么想,都觉得和刚才他登台的事有关,而且多半是算计他的人。

果不其然,他点开软件,就看到最顶端的对话框是一个备注为“程穆”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