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 / 2)

只是,这一次他会让秦国拥有足够的民力和财富,足以支撑他抵御外敌、巩固统治、镇-ya六国贵族之后,再徐徐图之。

嬴政想起今r廷议的一个重要事项,就是推广土豆和玉米的广泛种植,如今秦国的农业发展已经十分迅速,只是耕作方式和粮食物种还是较为单一。

如今得到了这两样高产作物的种子和耕种方法,正应该尽快推广下去,促进秦国人ko提高才是。

嬴政相信,只要拥有足够的人和足够的钱,他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半。

“只是,”屏幕中的林老师话锋一转,又讲到了另一个方面:“big家还记得我们在政-治史当中讲过的汉初的一个制度吗?”

汉初的政-治史就讲了一个政-治制度,虽然那节课嬴政没有听,是蒙恬上的,但后来他也看了古代政-治史的jao材,对自己遗漏的知识点也略有了解,因此嬴政并没有忘记。

林老师看了眼屏幕中飘过去的几条弹幕,满意的笑笑,继续讲道:“看来big家都还记得,就是我们讲过的汉初地方行政制度,郡国并行制,今天我们又讲了汉初的‘无为而治’,这两个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但是,随着郡国并行制下一些诸侯国的发展,最终导致了汉景帝时期爆发了七王之乱。”

听到这里,嬴政不由得轻蔑一笑,虽然他知道自己直接实行郡县制也为后来秦朝灭亡埋下了一点隐患,但是他在一开始看到汉初居然又倒回去选择分封诸侯王,就知道这些封国是一定会搞事q的,果然紧接着就看到了七王之乱这件事。

“汉景帝时期,御史big夫晁错上《削藩策》,被汉景帝所采纳,结果不久,吴王刘濞就联合其他几个诸侯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义发动了叛乱,史称七王之乱。这次叛乱虽然最后被成功平定,但是却从侧面反映出‘郡国并行’以及‘无为而治’的政策已经不太适合当时的汉朝了。”

林老师切换了一张课件,又继续讲到了下一个皇帝,这人也算是政-治史和经济史的老熟人了:汉武帝。

嬴政发现这个汉武帝在课本上出现的频率比自己还要高一点,自己也就是在政-治史和经济史上出现的多,思想史都是被一笔带过的。

而这个汉武帝居然在三本书上都是被屡屡提及,甚至在政-治史上出现过三次:中央官制有他的中外朝制、地方官制有他的推恩令、选官制度还有他的察举制。

现在思想史更是专门有一节课讲他的思想政策,虽然已经看过jao材,但jao材上的表述终究是比较简略,嬴政表示他倒是要好好听听,汉武帝为什么能够独霸思想史的一整节课。

“汉武帝时期,国家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危机,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内有王国问题影响着中央集权制度,外有北方的匈nu和西羌时时shao扰边境,严重威胁着汉朝对边境的统治。”

“同时国内长期的人头税政策,也使百姓穷困不堪,土地兼并问题r益严重,从而导致国内的阶级矛盾不断加深。”

听到林老师总结的汉武帝所面临的统治危机,嬴政也是微微蹙眉,这些问题的确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因此汉武帝即位之后,首先面临的几个问题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抑制土地兼并、推动农业发展以及缓和社会矛盾。”

“在这种统治需求之下,汉武帝就必须要从‘无为’变成‘有为’,之前的政-治史和经济史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过了汉武帝为了应对这些危机,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军事上的一些主要措施,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看他在思想上的措施又有哪些。”

“《汉书 董仲舒传》记载:‘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这里就提到了汉代儒学发展最具代表xin的人物:董仲舒。”

“董仲舒是汉代的儒学big家,他在汉武帝广纳人才的时候三次应对汉武帝的策问,他所提出的理论后称《天人三策》。”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So到了汉武帝的极big认同,其中包han这几个方面:第一,董仲舒提出了‘cun秋big一统’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思想,这就是在推崇思想上的big一统,正好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要求。”

“第二,董仲舒提出‘天子So命于天,天下So命于天子’的君权神授思想,这也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的客观需要,但是为了防止君主滥用权力、独-裁专-制,董仲舒也同时提出了‘与天同者big治,与天异者big乱’这样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主张。”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在赢政听来其实就是换汤不换y,他所处的时期统治者本质上来说也是这一T方法,一方面把神权和王权相结合,另一方面又要利用其他诸侯国的天灾来趁机控制舆-论打ya对手。

自己前世的那些黔首将河鱼big上和蝗灾疫灾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不也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吗?

至于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不过也是一种变相的思想专-制罢了,比秦朝强不到哪里去,不过仔细想想,也许他强就强在选择了儒家这种较为温和的治国手段吧。

屏幕中,林老师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活跃课堂氛围,继续说道:“这里的天人感应思想对后世的统治者影响比较深远,后来许多统治者只要在其统治期间出现严重的天灾或者统治危机时,就会被认为是统治不当,甚至要下‘罪己诏’来检讨自己的过错。”

罪己诏?嬴政记得秦国也有一任秦王下过罪己诏,似乎是第九位国君秦穆公。

只是若是一有天灾便要下罪己诏,自己不知要下多少回了,放在帝王之术上,这也只不过是安抚民心的一种手段罢了。

“同时,董仲舒还把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发展成为‘三纲五常’,这个想必big家都有所了解,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什么big家知道吗?”

林老师以为学生肯定很清楚这个常识xin的问题,结果刚一随ko问出这个问题,就看见屏幕上有几条弹幕飘了过去,类似于这样的:【中国、俄罗斯、英国...】

看到这些国家名称,林老师一时还没反应过来,等到反应过来之后,一时之间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q:“我问的是三纲五常的五常,不是这个五常a同学们。”

嬴政:这个五常是哪个五常?

还有,他怎么又看见了英国?

作者有话说:

本章引用资料文中均有标注。

一时有点想象不出始皇bigbig学习世界史的心路历程会是怎样的,哈哈

第54章 继续上网课

嬴政很好奇林老师刚才说的五常是什么, 就直接问小叮:“小叮,这个学生说的五常究竟是什么?”

小叮很re心地对他解释道:“宿主,这个后世的五常指的是一个国际xin组织的常任理事国。”

国际xin组织?

后世的国家居然不仅没有继续发动争霸战争, 甚至还建立国际组织?

嬴政有点好奇林老师后面会不会讲到这个组织了, 只是他目前在jao材上还没有看到。

林老师没想到学生思维如此发散,她笑了一会儿,又继续讲起课来。

“好啦,不开玩笑了,我们继续来看, 董仲舒‘三纲五常’的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同时,针对当时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矛盾他也提出了轻徭薄赋的思想主张。”

“董仲舒的一系列思想, 从理论上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需要, 因此才能So到汉武帝的赏识。”

嬴政听到这里,对董仲舒此人颇有好感, 他觉得这种人才正是帝王所需要的, 能够提出完全符合统治需求的思想政策, 并且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思想, 将各家学派融会贯通,整合出一T适应时代需求的思想主张。

虽然这样的人才不是生在秦朝,但是嬴政也不是特别遗憾,毕竟他自觉自己身边的人才也是不遑多让的。

讲完了董仲舒的j本思想, 林老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那么学到这里, 我们可以一起来思考一下, 董仲舒的思想为什么被称为新儒学?它到底新在哪里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