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2 / 2)

先说说明朝。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明末的内政情况,那就是——一塌糊涂。

很少有哪个朝代的统治集团能像明朝一样,烂到了骨子里。

首先是党争。

明朝是把中国古代的朋党文化发扬到了极致的朝代,从嘉靖朝中期开始,一直到崇祯朝,党争持续了近百年,到天启朝,党争达到了最高峰,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和东林党全面火拼,以阉党获胜告终。

崇祯帝登基以后,干掉了魏忠贤,东林党再次复出执掌政权。

可是此时的东林党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一致对外的东林党,内部也分为诸多派系,内斗不止。而且东林党虽然是朝廷最大的一股势力,崇祯帝出于平衡考虑,任命内阁首辅的时候基本不考虑东林党。

这就好比首相不是执政党,却指望执政党为首相干活一样。所以上下掣肘,加上崇祯帝本人刚愎自用,喜怒无常,所以崇祯朝的内阁人事变动频繁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十七年间换了五十个内阁大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言官制度,言官负责监督百官,可以「风闻言事」,就是说话不用负责。到了明末这会儿,言官几乎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喷子,逮谁骂谁,这群人办事儿不行,弹劾的奏章一个写得比一个棒,朝廷干什么事儿都有人喷。要剿匪有人说是「毁元气」,要安抚有人说是「纵匪暮气」,崇祯想偷偷和清朝讲和,被言官发现后,骂得铺天盖地,逼得崇祯杀掉了兵部尚书陈新甲来顶罪。

其次是财政。

明朝的财政制度是一种很让人无语的财政制度。

朱元璋在建国的时候,有鉴于自己从小过的苦日子,给子孙后代规定了详细的福利待遇。总的来说,朱元璋的子孙们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里,呈几何级增长,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巨大寄生虫集团。至明末,全国有八十多个亲王和两百多个郡王,再下面的宗室更是无数,这些人不纳税、不服徭,靠着侵吞本地百姓的耕地坐地吸血,占据了巨量土地,是整个帝国的寄生集团。

这是第一批不纳税的人。

除了宗室亲王以外,明朝的官绅也可以不纳税或者少纳税,只要你在政治上有身份,就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减免税待遇。这些官绅们成了本地最大的地主,巧取豪夺,不断土地兼并,成为了第二批不纳税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