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1 / 2)

1927 年 9 月,秋收起义失败后,转移到文家市的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委会议,否定了夺取长沙的主张,决定把起义部队向南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以保存革命力量。从进攻大城市到进攻农村地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斗争道路,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转折。9 月下旬,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避开强敌,向罗霄山脉中段前进。经过三湾改编,整编军队后继续南行,抵达宁冈县古城。毛泽东再次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在井冈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处于两省军阀势力的间隙地带,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在此开辟根据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1927 年 11 月,工农革命军攻占茶陵县城,成立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由谭震林担任主席。这是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1928 年 1 月,工农革命军攻占遂川县城。2 月中旬,打破了江西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地区的第一次「进剿」。

至此,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建立。1928 年 4 月,朱德、陈毅带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约 1 万人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并将部队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毛会师后,加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多次打败国民党军的「进剿」,使根据地日益扩大。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革命武装也纷纷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通过艰难的探索,到 1930 年上半年,逐步明确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得到确立。

在进行革命实践探索的同时,毛泽东还从理论上逐步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出明确的说明,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上井冈山之后,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中,阐明了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30 年 1 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的最重要因素。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还明确地提出了「农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步」的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是对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