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1 / 2)

1979 年 3 月,邓小平在访问了美国和日本之后,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程度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的差距,这使得他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做了新的规划,逐步提出并形成了小康社会思想。

1979 年 12 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率先提出了「小康」这一概念,并用这一概念来描述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水平。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即到本世纪末,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

1981 年 4 月 14 日,邓小平在会见中日友好议员联盟的访华团时再次指出:「经过我们努力,设想十年翻一番,两个十年翻两番,就是人均达到国民生产总值一千美元。经过这一时期的摸索,看来达到一千美元也不容易,比如说八百、九百,就是八百,也算是一个小康生活了。」

邓小平的这几次谈话第一次用中国古代的「小康」来描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要实现的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对小康社会的概念从经济指标上进行了初步的规划和限定。他的设想反映了对我国几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的估量,首次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加以定量化、形象化,提出具体设想。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 20 世纪末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小康」。

在邓小平的这一设想下,1982 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正式确定了分两步走、到 20 世纪末实现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小康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小康社会的构想作为正式表述第一次写进党的代表大会报告。

党的十二大以后,邓小平同志又在不同场合对小康社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邓小平不仅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新概念,而且还借助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形象而具体地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各方面应当呈现的面貌和状态。

1983 年 3 月 2 日,他在与中央的几位负责同志的谈话中,以苏州为例,谈到了人均接近 800 美元后,社会是一个什么状况的问题: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 20 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力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