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2 / 2)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习近平:《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 年 2 月 24 日)

科学发展观

百年党史关键词:用关键词解读党史故事

查看详情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2007 年 10 月,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进行科学概括并写入党章。2012 年 11 月,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载入党章,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进入 21 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实行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我国各项建设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大踏步赶上了世界发展步伐。但是我国发展面对的外部挑战也空前巨大,内部的各种问题也亟待解决。国际上,形势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仍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据优势的压力。

国内看,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业已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我国发展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疫病灾害。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非典」的发生和蔓延,使党和政府开始思考我国的发展是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更好发展?党中央正确判断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强调要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2003 年 4 月,胡锦涛同志对广东考察时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同年 8 月底 9 月初,胡锦涛同志在江西考察时明确使用「科学发展观」概念,提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