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后,褚何如来上班,见到眼下挂着两个淡淡黑眼圈,面色有点灰败,但精神相当振奋的沈珏。
他一见到褚何如,就积极地说:“我有重要的任务给你。”
眼看他面色严肃,褚何如郑重点头。前天他直面了地产公司经理人的严酷嘴脸,现在与自家老板十分地同仇敌忾,坚定地站在同一战线。
沈珏对他的反应感到满意。他点点头,认真道:“接下来到除夕的这段时间,你得一个人看店。”
褚何如本能点头,然后才反应过来沈珏说的什么。他惊道:“连续上班八天不休息?”
沈珏:“对,不休息。”他点点褚何如,又点点自己:“我也是,不能休息。”
他说:“地产公司赶在年前突然发难,是希望打这条街上的商户一个措手不及,让我们没处周旋,乖乖听他们的搬离这里。其他店面,我不知道,各人自有妙法度过寒冬——但月满书屋的现金流收入不充裕,赶上千帙阁的冲击与过年淡季,这两个月,我们不会太好过。”
“这边受挫关店,相当于资金流削掉一半,雪上加霜。”沈珏道,“新找地方,又要拿出押金房租,装修投入,又是新的款项。相当于是——”
褚何如讪讪地道:“收入减少,又要增加几笔大头支出。能撑过去的话,倒是没有什么真正的影响。只是这几个月,我们可能会很不好过……”
沈珏道:“所以你得一个人看店。我要找投资去了。”
找投资从他口中说出来,轻松得就像是要去菜市场买菜似的。
褚何如又惊又疑。惊的是自己在小书屋里打普通的工,现如今竟也要和这种浮夸的商业词汇狭路相逢;疑惑的是沈珏准备拿什么去说服别人给他们投钱。
“你该不会,也想把月满书屋做成千帙阁那样吧!”他脱口而出。
他人没有去千帙阁,网上冲浪,好好坏坏的新闻热搜倒是全都收入了眼里心中。虽不能至,胸中却对这类商业书店的蓝图熟稔非常。沈珏一说要找投资,他立马就产生了纷繁的坏联想。
沈珏很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你在想什么?”
要复制一个千帙阁,做法很简单。只要打开通讯录,给金锡铖拨电话,低声下气地把店卖一半以上给他,也就可以了。
沈珏没兴趣弄这样的书店。
他的灵感,来自于省立医院中的图书角。走访医护患者与病人家属的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阅读需求并没有像许多媒体鼓吹的那样从时代中淡出。它不仅客观存在,甚至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
小孩子正在长身体,电子屏幕容易塑造不良的姿态与阅读习惯,蓝光也伤害眼睛,家长更愿意孩子们阅读纸制书刊。病人和长者不能忍受长时间的蓝光刺激,相较易引发眼疲劳的电子阅读,他们更愿意看纸制品。这是最基本的,健康方面的考量。
电子读物不像实体书那样,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轻松前后参阅,比对自己看过的内容;虽然各家电子阅读商家都推出了笔记、电子墨水等服务,但实打实在书本中划出来的重点,能够随时回顾的感想和笔记,使得实体书在专业书、工具书领域,具备有电子阅读无可比拟的优势。
碎片化的流媒体信息,大数据算法带来的茧房效应,能为互联网巨头带来可观的流量与广告收益,但这些逐利而来、支离破碎的信息,却永远无法满足人的深度阅读需求。
先有语言,而后出现文字。文字记录,是一种沉默的回声。书作为载体,将这种回声铭刻下来。
书,或者说是文字,回溯本源,是为了达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透过文字,某个踽踽独行的人得以在千百年前或是亿万年后,找到与自己同享一片心境的朋友。获得帮助,亦或只是简单的陪伴,短暂地解脱片刻,将自我抽离出永恒的孤独。
每个人都索求着沟通与理解,因此深度的阅读,始终不会过时。
为佐证这一部分的论点,沈珏整理了走访医院和居民社区时获得的调查数据。冰冷的数据表格以外,也写上了许多读者们的声音。
学龄前的小孩子挑选绘本,很相中新奇的工艺形式与多彩的纸张质地。书不仅是书,也是他们接触世界的重要窗口。青春期的少年少女,面对学业的压力,家庭的不理解,迫切地追求着关于自身的答案。文字是他们的宣泄,也是他们找到自我的出口。
步入社会,人们寻找解脱。事业受阻的迷思,职业生涯中的新挑战,中年看到人生天花板时的迷茫,老友散去后的寂寥终场。阅读与书本,在此时再次登场。像一位远方的朋友,未必常常陪同,却总在失意时不离不弃。
调查报告的末尾,沈珏将笔锋一转。
照这样说,需求存在,阅读市场未曾饱和,书店却接连关门大吉。这又是为什么?
人们为什么不读书了?
回望过去,最先消失的,是街头巷尾那些随意经营的个体书店。那些个书店,最初主要为盈利的目的而设立。当新的娱乐形式出现占据市场,图书不再算是一种消闲活动时,他们发现经营图书的利润太低,自然就转向了其他行业。
在那以后,工具读物占据了各大书店的书架。教辅、教材、致富学、心灵鸡汤……功能性明确的书籍总能占据到书店的销售榜单头几名。但也是从这个时候起,经营者们察觉到,单依靠这些书籍的销售量来支持起书店运作的现金流,仍是太过困难了。
于是3.0时代到来。书店+X的模式大行其道,但凡是书店,都要搭配上咖啡水吧与文创销售,都要做线下的文艺沙龙活动,依靠书本以外的收入,来平衡不稳定的营收规模。
而如千帙阁那样,主打生活体验模式的书店,俨然已率先一步,迈入了新时代。
可是,在这个美好的新时代,真的还有书籍和阅读爱好者们生存的空间吗?
分析这几种不同的经销模式时,沈珏尖锐地指出,当下书店发展的新路线偏离初衷甚远,表面上讲说是在卖书,在传递文化价值,实际上已经完全把书本销售抛之脑后。他们卖饮料、卖品牌、甚至是卖虚无缥缈的概念,但没有一个是在卖书。
假若书店的存在,不是为了将书本送到需要他们的人手中,那为什么不干脆去开一个家居店?
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在这个时代,阅读的需求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变成为了一种更细分、更精准的形式。人们并非不愿意读书,而是书海浩瀚、卷帙浩繁,人们难以在杂音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聆听的声音。
需求有缺口,亟待好的产品与服务去满足。
文至此处,月满书屋要提出的新经营方案,终于呼之欲出。
“没有纯粹的书店,但书无处不在。”
建立符合用户需求的阅读场景,将合适的书本,送到读者的身边,这是沈珏想要主张的核心理念。
主概念敲定,后面就是案例陈述。正正好好,月满书屋运营至今,做过的这两家店,正好是自身经营理念的有力佐证。
开在三不沾地带,附近仅有医院和居民小区的总店,贩售的品类以生活向刊物、彩图绘本、轻松流行小说为主,搭配养生保健锻炼类书籍与少量哲学科目书。整体定价亲切,讲的是一个随手就读。
这种图书供应,在医院和社区都受到欢迎,建立起一批固定客户。同时建在医院和社区的图书角,也佐证了送书本到读者身边这一模式的可行性。
而开在林州大学后门的分店,则走学术书籍、人文读物与教辅搭配的路线,受到学生教师的欢迎。大学店还会响应学校季节,举办一些相关的特别活动和读书沙龙,与学校里的文学社团合作,推出更多新书好书,将文化的种子,散播到学生群体中去。
一家书店,根据地段的不同,设计不同的经营策略。店里的书目雅俗共赏,但共享一个高度类似的内核: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想读的那本书。
这个商业企划书,沈珏越写越顺。在这个书写、整理的过程中,他想通了许多“本该如此”,却很容易被忽略的事。
书店必须传播高雅的文化价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