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多吃点,才能长高长壮!”
江渔眼前浮现起男人宽厚的肩和有力的臂膀,低下头,又拽了几根鱼腥草塞进嘴里。
嘟嘟——
“江渔!走,上车了!”
这时,不远处一辆破皮卡暗响了喇叭。
江渔站起身,拍了拍已经坐得脏兮兮的裤子,用力扛起身旁半人高的蓝色鱼箱,朝着车走去。
“我说老江,你天天这么使唤小鱼,还让不让孩子安生读书了?”
一家烧烤店外,包裹着头巾的老板娘撕下结算单,一边递给站在皮卡后车厢里捞鱼的江根茂,一边说。
江根茂将胳膊大小的鱼一条条从鱼箱捞进网兜里,然后一甩,站在车下方的江渔就接住了,拎着网兜里还在乱摆的鱼儿熟练地朝店里后厨走去。
“那有啥法子,挣了钱才能供他读书撒。”
江根茂大大咧咧抹了一把脸,将被鱼尾拍打溅上的水擦去,接过单子仔细对了账,才对老板娘说道。
“你一个大老爷们带孩子也不容易,唉。要不是上个收鱼期你们塘子鱼都翻白了,今年也能过个好年了。”
听老板娘提起这事,江根茂沉默了一会儿,才又继续捞鱼。
“没事,这不还有你们这些老主顾照顾我生意吗。”他笑笑,“塘子我也重新打理过了,今年不会出问题了。”
“那感情好,我反正是最喜欢你们家鱼的!个头又大,肉又嫩,莫说是客人,我有时候都要拿几条回家炖汤和红烧嘞!”老板娘和江根茂也是熟人了,待江渔把所有订的鱼都送进店后,她给小男孩布衣兜里塞了几颗薄荷糖,才送江家父子俩走。
“马上过节了,下周送的量给我翻个番!”
“好嘞。”车窗里伸出一只黝黑的手挥了挥,皮卡再次启动,朝着下一家饭店进发。
江渔生活的小镇并不大,属于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县里大多都是本地人。
他们这个地方属于几个省的交汇处,背靠大山,往前数好些年都是贫困乡镇,大多数人都住在村寨里,靠耕田种地为生。
后来改革开放,省里市里也花了大力气扶贫,周边几个村镇渐渐开始种茶种稻,原始的村落古寨也被打造出旅游名片,渐渐地镇子也有了游人光顾。
江家的客户大多都在老镇上。
那里保留着一些原始的村寨和风俗,吸引着游人们的兴趣。但更多的都已经变成了商业化的东西,没什么值得看的。
老镇上有几条专门做吃食的街道,有的被游客捧红了,有的则坐落在相对安静的居民区,做些家常的菜色。江根茂和江渔每天拉着一大车鱼要送的,也就是这些卖吃食的餐馆饭店。
滴滴——
车轧过颠簸的石板路,停在了挂着有些褪色的蓝白救生圈的店门口。
“老覃,收鱼了!”
江根茂和覃宽是一同回乡的旧友,两个人相处起来也比旁人随意些。
因为还有其他单要送,江根茂都懒得下车,使唤江渔去后面给覃宽捞鱼。只不过江根茂吩咐的话都没说话,江渔就窜下车去了,三下五除二就用网兜装好了鱼。
什么品种多少条,心里有数得很。
“哎小鱼,你慢点,放着我来!”
覃宽听到鸣笛声从店里跨出来时,恰好看见黑瘦的小家伙将一大兜鱼提起要从后车斗里下来,竹竿似的腰都弯成了一张弓。
覃宽连忙快走两步,抬手从江渔手中抢过了鱼,又用另一只手将小家伙的腿一托,就把江渔从车上抱了下来。
“你这孩子!身上的伤还没好,让你别碰水了!”
覃宽有些生气地训了两句,但对上男孩黑乌乌望着他的眼睛,又住嘴了。
他干脆转头将气撒在了车里的大人身上。
“江根茂你是不是眼瞎?你儿子身上那么大几个疤你看不到?!都泡白了!你是不是不想要儿子了?你不要老子帮你养!”
--------------------
小鱼(眼露期待):真的吗?
第23章 干锅耗儿鱼3
江根茂是真的没注意儿子身上受伤了。
他每天又要打理鱼塘又要拉鱼送鱼,挣钱的事都忙得他焦头烂额的,哪有心思关注其他。有时候家里的饭菜都是江渔等不回来人自己做的,江根茂忙完回家能吃上个热菜,也会夸儿子两句。
江根茂晚上得空了,会把爷俩的衣服团成一团,放进盆里拿到水槽边搓搓洗洗。不过也就是将上面的泥点子搓掉了就算完事,晾在竹竿上隔一天又能穿。
江根茂如今只能保证他们家爷俩有吃有穿,但吃穿质量有多好,那就不好说了。
好在江渔也顺顺溜溜地长到这么大了,江根茂因此也没觉得自己做得多差。
但放在覃宽眼中,就觉得江根茂这个爹做得太不够格了。
小家伙受到欺负的原因说到底还是他爹没把他照顾好,要是把人养胖点照顾得精细点,哪至于被其他同学排挤?
但覃宽也知道江根茂那性格他说再多也没用,便只能自己多照看着点江渔了。
“来,小鱼,是不是还没吃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