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考底利耶(毗湿奴笈多·阇那迦)
印度历史上十分著名的人物,著有《政事论》,被誉为“东方的马基雅维利”,但实际上起政治理论比马基雅维利更加激进,他是一个绝对的现实主义者。
考底利耶是婆罗门入世之人的典型代表,一方面他并不主张杀生,所以多用密探营等去进行破坏和离间,导致对方国家自己分崩离析,但另一方面,他的集权制又得让他做出违背婆罗门教义的行为,比如说他支持旃陀罗笈多向外战争,实现大一统。
其实就王权之路来讲,在本文中,已经尽可能做到少流血,但在真实历史上,其实更要血腥。
关于考底利耶的相关论述:
“印度从没开发出像中国法家一样的思想,即政治目标就是赤裸裸地集权。《政事论》之类的论述,可向马基雅维利式(Machiavellian)的君主提供建议,但只针对价值观和社会结构,与政治无关。此外,婆罗门教的精神孵育了非军事思想。非暴力主义(ahimsa)可在“吠陀本集”中找到根源,认为杀生对业力造成负面影响。”
(摘录自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
“古老相传,考底利耶在匡助孔雀王朝崛起期间或大功告成之后,把他所观察到的战略及对外政策的实践编成了一部《政事论》,对治国术做出了全面的论述。这本著作以冷静清晰的笔调提出了如何建立并保卫国家,同时打败、颠覆、(如果条件许可)征服邻国的构想。《政事论》论述的是务实的治国之道,不是哲理性的思辨。对考底利耶来说,实力是最主要的现实。实力包括多个方面,其中的多个因素各自独立。在某个具体的形势中,所有因素都有意义,都要纳入考虑,并可以用来为统治者的战略目标服务。明智的国王要把地理、财政、军事、外交、情报、法律、农业、文化传统、士气和公共舆论、流言和传说,以及人的恶习和弱点这一切整合起来,以加强并扩张他的王国,就像现代的乐队指挥指导乐队中的各种乐器合奏一支曲子。《政事论》是马基雅维利和克劳塞维茨理论的融合。